黄金十一,是伟大祖国的70岁生日,这一天迎来了世上较隆重的国庆阅兵现场。尽管如今国庆已经过了好些天,时至今日,我们对天安门前浩浩荡荡的阅兵仪式所展现出的伟大复兴盛况的一幕,仍然历历在目,久久保存在我们的脑海中。
阅兵仪式上较振奋人心的就是展现了我国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各种坦克、导弹、战斗机的登场,让我们不得不惊叹我国的科技生产力的同时,不少人应该也有通过这样的疑惑?阅兵场上的坦克由谁焊接?直到今日看了一场大型原创话剧《大国工匠》,使我茅塞顿开。
《大国工匠》以具有“独手焊侠”之称的卢仁峰为原型、描幕了新中国历次大阅兵作为大时代的纵贯线,将中国三代兵工人的理想、亲情、友情、爱情融入历史洪流之中,展现出“大国工匠”们的人生轨迹。
剧中人物面对爱情与事业的抉择、面对机械代替手工下岗的困境、面对外界丰厚诱人的薪酬,毅然选择坚持为兵工事业奉献青春与热血,展现了兵工人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编剧林蔚然表示,“创排过程中较大的收获是,从生活中孕育出的工人形象,与从书斋里凝思苦想编造出的工人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带着人性的温度和生活的色彩,融入创作者的真情与实感。时代发展到如今,新一代兵工人承续的不单是知识与技术,更是三代人的阅兵梦和家国情怀。技术或许会过时、知识可能会落伍,但精神是不灭的。”
当台上的焊工们伴随着音乐节奏整齐划一地表演时,工匠精神的美感铺面而来。导演吴晓江说:“工业生产的美学内涵也是我们意在向观众展示的重点。把本职工作当作一件艺术品精雕细琢地完成,正是工匠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提升艺术质量,开演前,剧组演职人员参观包头一机厂的兵工博物馆、采访不同年龄层的兵工人,并在故事原型卢仁峰所在的内蒙古体验生活。剧中所用坦克模型也是仿照2015年天安门广场大阅兵时,亮相**方阵“陆战之王”的**辆坦克制作而成。我们要不断发扬工匠精神,对《大国工匠》进一步加工打磨提炼、不断完善,打造成精品剧目、品牌剧目。作为祖国的新一代的兵工人,我们要接过前辈们的大旗,让中国的焊接技术走向外太空。